协会简介收藏本站 在线考试
永康市技师协会
整站搜索
  • 整站搜索
  • 信息动态
  • 工匠风采
  • 标准化专栏
  • 下载中心
  • 协会简报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信息动态
  • 工匠风采
  • 技能培训
  • 标准化专栏
  • 技能比武
  • 协会简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工匠风采 > 工匠风采 > 永康铜雕 >

工匠风采

大师工作室
工匠风采
金银加工
永康铜雕
永康铁艺
永康锡雕
普通车工
数控车工
机修钳工
维修电工
电焊工
汽车维修
电子商务
茶艺师
手工木匠
模具工
机床装调(维修工)
中式面点师(肉麦饼)
电动工具(装配工)

    工匠风采

    铜雕比武第一名胡清荣

    铜雕比武第一名胡清荣
    铜雕比武第一名胡清荣 铜雕比武第一名胡清荣 铜雕比武第一名胡清荣

    详细描述

    永康市技师协会
     
    胡清荣

       

    在这一次“匠人新秀”技能比武中,铜匠胡清荣打制的铜罐,由于尺寸标准,制作精美,夺取冠军, 荣获铜雕项目第一名。2016年11月18日,笔者约挚友王有云寻访匠人,上门采访。

         胡清荣今年59岁,永康市芝英镇西卢村人。他家祖宗三代打铜。“我现用的木制风箱还是祖父留下的老古董呢, 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胡清荣说。他自17岁起随父在盘安、天台学打铜。出师后自已开担,在台州地区上门串乡经营。后来在家乡开办家庭打铜作坊,40几年来一直坚守着自已的老行当。他的作坊按客户要求,定货加工。其制品主要有铜壶、铜罐、铜脸盘、紫铜锅等各种铜器。并按传统工艺,纯手工操作。由于手艺精湛,制品精美,质量上乘、从而能得到本地和外地客户的好评和认可制品供不应求。

    在胡清荣的铜艺作坊里,我们目睹了胡清荣将原料铜材打成簿板、焊缝成型、焊底焊嘴、打花装饰、打制铜罐的过程,并用相机拍摄了一组纪实的图片。这位铜匠老师傅手工技艺之精,匠心独具的传统打铜制品让人叹为观止。

    永康市技师协会

     

    永康市技师协会

     
    永康铜雕

    一

    自古以来,永康铜匠师徒们挑着铜壶担,出门谋生,他们串乡走巷,上门加工,足迹遍及全国。因此古谚有“打铜打铁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离康不是好地方”之说,足见永康打铜手工艺影响之大,流传之广。永康打铜,历史悠久,据《永康县志》载,“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青铜器制作。汉代已有铜弩机、铜箭、镞等武器和规矩镜、神兽镜、照明镜、鎏金镜、铜勺、铜釜、铜洗、铜鼎、铜碗、铜香炉等生活消费品的制作。”但随着现代工业发展,永康传统手工艺已是渐行渐远,许多手工艺品从我们身边悄悄逝去。手工打铜制品渐趋减少,昔日的铜匠大多已改行,尚在民间坚守着这门手艺的瘳瘳无几,且多已年迈,打铜业后继无人,呈现衰落之势。

    据笔者近多年来对永康手艺工匠跟踪采访,如今在芝英古镇还有十多个铜匠,坚守着他们的老行当。在这一次“匠人新秀”技能比武中,打铜荣获前三名的胡清荣、厉会伦、卢新登三位铜匠都是芝英镇人。现在他们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办家庭作坊,按订货加工或到本地集市销售。

     

    二

    打铜的手工艺要经熔铜、锻打、裁剪、焊接、修饰等步骤。主要工序有:

    1、浇铸铜材。首先要将用户提供的杂铜,经熔化后用土法模具铸成铜板,方可打制。浇铸成约0.6厘米至1厘米厚的铜板材。现今打铜用的一般是现成的铜板,就可省略这道工序了。

    2、打成簿板。把原材料铜板用3斤多重的铁锤一次又一次地锻打,打好成型需要的厚度约0.5厘米厚。打的过程是:每打一次就要退火一次,然后再接着打,一共要打七、八遍。所谓退火,就是把打过的铜板放在炉里烧红,又放在冷水中刺过。

    3、焊缝成型。将打好的铜板按制品形状(如铜壶、铜罐的筒体)用焊药焊牢。再用旋锤把“肚”打出来,做成式样谓成型。

    4、焊底焊嘴。如打铜壶,壶身成型后就要把打好约厚1—1.2厘米厚的壶底焊上,再焊壶嘴。打铜罐焊底工序同铜壶基本相同。焊嘴成型是难活,当学徒时如能焊好,也就可出师了。

    5、打花装饰。做好的铜壶、铜罐,看上去上面有很多锤印,这就是打铜制品的工艺所在。这些锤印又称花印或星星,有花才漂亮。这些花是铜匠师傅们先用平锤把铜体打平后,再用花锤(又称旋锤)一锤一锤地打,一直打到花印达到满意为止。

    6、做盖上环。不论打铜壶、铜罐都要做盖。铜壶盖上要钉上花钱箍。铜罐的两边壁上还要钉上“四柱两环”,既美观又当作手柄用。小铜罐边上直接焊上手柄。

    倾注着工匠才智和汗水打制而成的制品,既美观又实用,积淀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农耕文化。

     

     

    • 永康政府网
    • 市人力资源
    • 永康民政局
    • 市流动人口
    • 永康统计局
    • 永康公安网
    © copyright 2019 永康市技师协会 DEC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浙ICP备17060641号-1
    • 永康政府网
    • 市人力资源
    • 永康民政局
    • 市流动人口
    • 永康统计局
    • 永康公安网
    © copyright 2019 永康市技师协会 DEC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浙ICP备170606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