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永康市技师协会副会长、永康工艺大师程志芳亮相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之“匠人·匠心(46)”,这是他第三次登上央视。
去年11月,央视摄制组来到程志芳的工作室,进行了为期5天的取景拍摄。栏目组的导演走南闯北,见到的传统工艺多不胜数,但在永康,他们大赞传统五金工艺“匠心独运”。
录制现场,程志芳打造了一把名为“五谷丰登”的银壶,将八婺的很多传统元素都加入进去。这把银壶的壶身四面依次是春播、夏长、秋收、冬藏4个场景:“小时候经常在乡间劳作,这个是我们浙中地区的劳作场景。”除此之外,壶的肩部雕刻着谷穗图样,壶盖上还雕琢着佛手。
这把壶按照传统技艺,选用纯度较高的“雪花银”,采用“一片造”的制壶方法。即是将一块银锭慢慢敲打成一块银板,再打出壶型,从淬炼、锤打、錾刻、打磨到抛光,一气呵成,不用再熔接、灌模。这种方法,是他经过10年的沉淀才创造出来的。
本世纪初,随着茶文化兴起,一些精致茶具在市场上出现,看到一把来自日本的精美银壶后,出生于工匠世家的程志芳想,何不把传统五金手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1999年,程志芳创办“掌声工坊”。2000年,他开始制作第一把银壶。刚开始,连接壶嘴壶身用的是笨拙的焊接技术,技艺并不成熟,两年时间里,他先后做坏了近百把壶坯。尤其是后期,整把壶已经完成了99%,壶嘴部分一不小心就敲成了废品……一次次受挫后,他几近崩溃。第一个作品,并没有让他满意,所以他不断学习。
传统五金讲究实用,银壶则讲究意境,于是程志芳到云南、河南等地学习传统工艺中的精髓,还远赴日本,买回一把价值7万元的银壶,进行研究;他还学习绘画、书法、篆刻、茶道,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并把学到的东西进行改进和综合。2006年,终于做出了一把工艺和实用性相结合的银壶。在掌握“一片造”技艺、錾刻技艺后,他又独创出“铜包银”“铁包银”等样式,更创新打造出一把融合金、银、铜、铁、锡等五金元素的“五金之光”手工银壶。
程志芳说,一把好的银壶,须经数道工序,反复精敲细击,涉数百种工具,细心錾刻,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银壶才有生命力。
这几年,程志芳和伙伴们在艺术和产业之间找到了发展的平衡点,他想把实用五金向工艺五金发展,再将工艺五金向艺术五金发展。“在我看来,每一个作品有了文化元素之后就有了独特的生命力。”程志芳所创作的银壶,每件都独具特色,个性鲜明。
2019年,程志芳领衔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备案通知中,当年浙江省获此殊荣的只有5家,金华市只有一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户“五金之都”永康,尚属首次,至今为永康唯一。
这两年,永康提出“品质永康,打造世界五金之都”口号。程志芳说,作为一个匠人,他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永康古老的五金文化孜孜不倦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让后代也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他的心愿就是把永康银壶打造成中国银壶,世界银壶。